央广网常州7月19日消息水汽氤氲,常州雅浦港生态缓冲区的湿地如同一幅未干的油画。深浅错落的水塘是调色盘上的色块,新栽的芦苇丛边期货配资炒股,白鹭倏忽掠过。不远处的山坡,连片桃林正绿,果实垂在枝头。
雅浦村民宿的露台上,孩童的嬉闹声先一步传来。几只明黄色的小黄鸭游泳圈漂在浅池里,家长们笑着举起手机记录。村口果园,农户摘下沾着清露的水蜜桃,小心码进印着卡通鸭子的定制礼盒。
从尾水之困到湿地新生
时间回溯。2017年,江苏为保护太湖生态立下新规,到2020年底,太湖湖岸3公里缓冲区范围内,投饲性常规鱼养殖全部退出。“脚下这片湿地,过去是藕塘和鱼塘。”雪堰镇雅浦村宣传员张曼回忆道,“曾经人们以为藕塘鱼塘具有自净能力,后来才懂,饲料残渣会让水‘喘不过气’。”
退塘,成了必然。留下的空地,如何新生?
2022年5月,雪堰镇投入5000万元,以雅浦港为核心,启动方圆8公里的生态缓冲区示范工程。一年后,项目落成。占地2.5万平方米的区域,沉淀池、微生物反应池、饱和流湿地、稳定塘依次排开,净化着周边桃园、橘园的尾水。
展开剩余71%雅浦村桃林(央广网发 王振 摄)
蜕变悄然发生。桃林下铺设了暗管,机械替代了人工喷药;易裂果的老品种被悄然更新。站在观景台上,村民李老伯指着水面感慨:“野鸭子都飞回来了。城里人,也更爱来了。”这片湿地,成了游客的新打卡地,也筑起了守护桃橘生长的生态屏障。
生态底盘刚夯实,一只明黄色的“小黄鸭”,扑棱着翅膀,游进了这个太湖边的村庄。
一只“小黄鸭”搅动的乡村新潮
“为何选中雅浦?”小黄鸭主题民宿的店长付商强直言,“这里生态本底好,桃甜橘香。”
2023年,这个拥有“国民级”亲和力的IP落地雅浦村,瞬间点燃了村庄的活力。节假日,民宿一房难求;平日里,入住率也稳稳保持在四成以上。这只明黄色的小鸭,绝非简单的装点。它更像一把精巧的钥匙,“咔嗒”一声,拧开了村庄沉睡的资源链。
小黄鸭主题民宿(央广网发 王振 摄)
水蜜桃被装进了充满童趣的小黄鸭礼盒。民宿的客人尝过那份清甜后,复购的请求便接踵而至。民宿前台化身中转站,订单汇聚,果农按需采摘,鲜桃直送全国。
几步之遥的酒坊里,常州雅浦酒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陆景峰揭开酒缸,浓郁的酒香弥漫开来。“正琢磨呢。”他笑着透露,“用村里的橘子汁、桃子汁,开发点新口味的甜米酒。”在他的非遗工坊,蒸饭拌曲的体验区趴着好奇的小脑袋。亲手触碰千年酿艺的温度,成了亲子家庭珍贵的乡村记忆。
目光所及,小黄鸭滑梯、湿地旁的大草坪露营区……整个雅浦村,正悄然变身为一个开放式的沉浸乐园。付商强指向远处:“三五年内,这里会是一个真正的度假村——有游乐园的笑声,有采摘园的收获。小黄鸭把四面八方的客人聚来,整个村庄的资源,也就跟着舞起来了。”
从太湖畔的生态忧患,到IP撬动的活力新生,雅浦村的变化,实实在在。当那抹明黄跃动在桃林碧水间,古老的村庄在农文旅融合的探索中,蹚出了新路。生态底色托举起产业新色,一只鸭子的游弋,正搅动湖水,让整个村庄的明天,漾开希望的涟漪。
监制:伏成镭
统筹:栾永胜
记者:吕倩媛 李婕
视频:王振期货配资炒股
发布于:北京市